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之窗>家长学校>详细内容

家长学校

【父母学堂】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往往都站着这样的父母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0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人生差距太大了。拥有一个自律的孩子,是多少家庭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自律的孩子并不是天生的,孩子的自律与否,其实根源还是在父母身上。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往往都站着这样的父母。

 

懂得放手的父母

想让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家长要学会放手。在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是“服务型”家长,总是事无巨细地照顾孩子,努力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尤其是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总是对孩子嘘寒问暖。一会儿“热不热?要不要开空调”,一会儿“渴了吗,要不要喝水”等等。父母认为这样做是在关心孩子,殊不知过度的干预和打扰,不但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还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自觉性降低。家长群里有位妈妈说,她总是替孩子安排好一切,结果有一次,她因为忙家务活而忘了督促孩子写作业,孩子忘记了却反过来埋怨她没有及时监督他完成作业。父母过度插手孩子的事,就会容易让孩子潜意识里觉得这些都是大人应该做的事情,他只要负责听从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自我管理意识,缺乏自律。因此,父母要懂得放手,不要过度插手孩子的事情,让孩子独立做事。聪明的父母都懂得给自己“减负”,孩子自律,家长轻松。

 

遵守规则的父母

帮助孩子树立守规则的意识,是孩子自律的前提。而孩子遵守规则,这就需要父母进行引导,首先父母得遵守规则。《德国妈妈这样教孩子》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作者在过十字路口时,眼看红灯已经变了,便趁着绿灯前的几秒黄灯时迈开了脚步。她刚走了两步,就听见身后一群德国父母大吼大叫,不知道在说什么。后来,她才知道这群父母当时在制止她的行为,认为她不遵守规则会给看到这一幕的孩子们造成错误的示范。在德国父母的眼里,规则就是铁打的,一丝一毫都不能破坏。大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很敏感的。所以,亲爱的父母,当我们想要破坏规则时,请三思而后行,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其实都会被孩子模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想让孩子守规则,首先自己就得遵守规则。曾国藩说过:“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不以规矩,难成方圆,建立规则,将来才会更自律。对孩子来说,遵守规则,规则会成为他的铠甲,护他一生周全。

 

情绪稳定的父母母亲是大地,爸爸是大树,孩子是枝。家长教育其实并不需要父母有多么的优秀,一个有着平和态度、情绪稳定的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福气。泰国曾有一个视频火了。有一个小男孩,不愿意去上学,面对这种情况,妈妈选择控制了自己的情绪,没有对孩子发脾气,反而给孩子请假一天,带他去捡垃圾。他们沿着马路捡塑料瓶,由于脱离了校园的束缚,孩子刚开始很兴奋,但这种兴奋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孩子就觉得累了。这个时候,妈妈并没有妥协,而是坚持让他走了3。5公里,捡来的瓶子换了2泰铢。辛苦一天换来的钱,不够坐公交车,也买不到冰棒。最后孩子说:妈妈,我好累,好热,我想回家,我想去上学。同样是孩子不愿上学,情绪化的父母会打骂,甚至用过激的行为逼迫孩子,但情绪稳定的父母,而是用实际行动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个家庭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尤其是情绪的处理,直接影响了孩子。为人父母,情绪稳定,才能让孩子在最初狭小的世界里,慢慢地对自己进行构造,会让孩子养成自觉主动做事的好习惯,这有利于孩子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父母控制好情绪,是教育成功第一步。

高度自律的父母

孩子长久的自律,需要榜样的力量。父母缺少自律,孩子就很难懂得什么是自律。作为父母,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引导孩子长出自律的翅膀。一位著名心理学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一位大师:“小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大师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过来问对方:“你影印过文件吗?”这个人回答说:“影印过。”大师说:“如果影印件上面有错字,你是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这个人恍然大悟:“改原稿。”大师说:“父母是原稿,家庭是影印机,孩子是影印件。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你想要一个自律的孩子,先得看看作为原件的父母自身,是不是足够自律的人。一个懂得自律的父母,方能养出一个真正自觉的孩子。在自律的这条路上,父母首先就要做好榜样。要始终记得:自律的父母,孩子都不会差。在教育孩子的这条路上,父母和孩子要彼此守望,一起成长,变得越来越优秀。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