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新四军老战士 决心传承革命志
【寻访对象】
在海安市城东镇新立村有--位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新四军的革命残废军人,他是在享誉中外的苏中七战七捷第二仗“皋南战斗”中光荣负伤的一名普通战士,他始终以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而自豪,以自己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致残而骄傲,他退伍不退色,身残志不残,时刻保持着革命军人的英雄本色,默默承受着战争带来的创伤,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从严教育子女,要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即使在三年特大自然灾害之际,宁可勒紧裤腰带,挖野菜、吃树叶,也从不伸手要钱要粮,给组织和政府添一点麻烦; 他就是储友明。为纪念党的百年华诞,传承红色经典,提高少先队员的思想凝聚力,6月16日下午,城东镇延寿小学三中队的队员们来到了抗日新四军老战士——储友明的家中拜访,听他的后代子孙讲述他的革命事迹。
【寻访纪实】
看到少先队员的到来,储友明的儿子非常高兴,他向围坐在身旁的队员们介绍:他的父亲储友明,出生于1921年2月21日,194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1月 参加新四军,1950年11月退伍回乡,并且讲述了他的父亲储友明在抗日战争期间与敌人作战的英勇故事。
他记得父亲储友明对他说过,在“皋南战斗”中,如皋县部队由北向南,密切配合第六师主力攻击行动。运动中,歼敌一部,将敌压缩包围于宋家桥、杨花桥等地区。当晚,我华野第六师主力,集中优势兵力,向被围敌军发起猛烈进攻。储友明所在的第六师第五十二团第.营第一连参加了杨花桥的战斗。在战斗中,储友明英勇顽强,不幸左手中弹负伤。连长命令他撤下战场,他咬咬牙坚持战斗到最后胜利。从这件事当中,父亲储友明希望他可以把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继续传递下去,也希望少先队员们成长为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达人的新时代好少年。
在老战士储友明的家中,延寿小学的少先队员们从革命工作、入党初心、跟敌人作战等角度详细了解了新四军老战士的革命精神。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老战士正值青春年华,他选择跟随共产党保家卫国,奔向战场、英勇杀敌,用牺牲和付出换来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事迹,深深感染了在场的少先队员们。
【寻访心语】
储付雅:感到万分敬佩,新四军老战士爷爷年轻时光荣参加革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付出青春,挥洒热血,用亲身经历给我们上了一次非常生动的党史课。
许洪艳:老爷爷参加了很多战役,为我们的党和人民的美好生活付出了很多,我特别钦佩他们,以后我也会好好学习,绝不辜负他们的希望。
仲许泽:我长大了以后也要成为一名军人,也要像储爷爷那样英勇不屈,用军人的意志克服每一个困难,事事带头做模范。
仲灵语:储爷爷的爱国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以后我要好好学习,努力拼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智宸:通过此次寻访活动,不仅让我们学习到了新四军老战士的革命奉献精神,还让红色基因融进了我们的精神血脉中,进一步深化了爱国意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发图强,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用户登录